云南省招生考试院
Copyright © 2008-2024 www.ynzs.cn All Rights Reserved
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61号 邮编:650223
基本情况
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,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首批重点建设大学、首批国家级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高校,首批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”A类高校。学校创建于1895年,前身北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,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。2017年提出“新工科”建设天大路线图,并面向未来提出“强工”、“厚理”、“振文”、“兴医”的综合发展理念。
天津大学现有75个本科专业,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3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学校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、理工结合,经、管、文、法、医、教育、艺术、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。
天津大学汇聚了一大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教科研精英。其中两院院士14人,“973”首席科学家17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,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9人,中组部“万人计划”入选者51人,国务院参事、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、艺术家都在天大育人授业。
优势学科
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学科评估(第四轮)结果中,天津大学14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,工学门类评估结果位居全国第四,彰显了学校的整体优势。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入A+档,再次蝉联全国第1,实现了“四连冠”。
学校在工科的学科优势也得到了国际认可,在ESI国际排名中,学校的工程领域、材料科学领域、化学领域均进入全球前1‰、11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%;QS排名中,学校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300名,11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500名。
“新工科”建设与新增专业
新工科建设三部曲为“复旦共识”、“天大行动”和“北京指南”,天津大学依托学校工科优势,整合全校资源,作出“天大行动”,提出“天大方案”,全方位规划布局新工科专业建设。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现任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,让新工科建设从理念迈向实践,从中国走向世界。
天津大学始终坚持以国家人才需求为目标,不断优化专业结构,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能力。2018年至2020年共增加14个本科专业,包括智能医学工程、风景园林、海洋科学、人工智能、网络空间安全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、临床医学、合成生物学、智能感知工程、地理科学等。
其中智能医学与工程、合成生物学为当年国家首个新增专业,人工智能、智能感知工程均为当年国家首批新增专业,7个新增专业与人工智能相关。
人才培养
天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,努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。主动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相关专业,与恩智浦、腾讯、华为等企业合作成立新工科试验班,形成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模式、新机制。打破专业壁垒,建设跨学科融合、多学院建设、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,构建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共同体。如国家“国际化示范学院”药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;“国家试点学院”精仪学院以“工程科学实验班”为载体探索工程人才培养;成立国际工程师学院引入法国教育资源探索中法联合培养;建立宣怀学院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、主辅修制度的复合培养模式等等。
天津大学“以本为本”,启动“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”,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。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,全面实施本-硕-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;面向新工科专业,加强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级工科院校(机构)的交流与合作,引领世界范围内的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,为天大学子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更多“国际凭证”。
天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,国际交流广泛,同47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242所院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,开展学生交流、联合培养、教师互访、科研合作等工作,每年都有超20%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,大部分前往欧美顶尖学府和世界高水平大学,如斯坦福,哈佛、剑桥等。
就业深造
天津大学毕业生保送研究生的比例占当年毕业生的21%左右,加考取研究生的数量,有60%以上学生继续深造。
天津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,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,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%以上。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,及青岛、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。学校毕业生到重点地区、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(主要包括国家战略行业、各类大型企业、科研院所、事业单位、党政机关等)就业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%以上。
科研实力
天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,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;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;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;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;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;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;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;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;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;是首批“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”入选学校。
学校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近5年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、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等共20项国家级奖项。共有15个国家级实验室、研究中心与基地,14个教育部实验室与研究中心。首批建设全国仅有7个的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。学校获批8个国家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”,药学院获批“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”。
大类招生情况
天津大学经过几年大类专业的充分试点和培养,2019年以18个本科大类+9个专业进行招生。工科大类(10个工科试验班)主要包括:机械、航空与能源动力类,精仪与光电信息类,智能与计算类,电气信息类,新材料与加工技术类,化工能源与生命医药类,环境与能源工程类,电子科学技术类,土木、水利、海洋与船舶工程类,海洋类;理科大类(3个理科试验班)包括:理科试验班(理化)、理科试验班(药学国际班)、理科试验班(生命科学类);其它5个大类:建筑类、数学类、经济管理试验班、社会科学试验班、人文科学试验班(限文科)。
天津大学2019年以大类招生与特色专业招生相结合的模式,促进专业知识和通识教育的衔接,挖掘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主动性,既是国家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对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要求,也是更好的保障学生权益、保障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,有利于从源头保障学生的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发展权。
天津大学2020年招生方案还在制定中,请各位家长关注云南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,今年预计在6月中旬面向全社会公布。
转专业政策
天津大学充分保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权。在计划设定和录取阶段进行动态调整,确保考生志愿满足率。2019年录取本科一批理科考生中56%的学生满足第一志愿,84%的学生满足前三志愿,志愿满足率超过96%。
学生共有四次专业调换的机会:第一次是新生入学后,可通过入学考试的选拔,申请进入各类试验班学习;第二次是在大类专业分流时,学校为学生提供确认主修专业的机会;第三、第四次为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申请转专业,转出无门槛,转入有要求,全面拓宽转专业条件。随着录取阶段志愿满足率的逐年提升,转专业政策实施以来每年申请转专业的人数持续下降,转专业成功率一直保持在60%左右。
此外,学校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开放跨学科选修辅修专业,学生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即可授予双学士学位。
云南招生情况
在录取政策上,天津大学继续保持“分数优先、遵循志愿,专业之间不设级差。对全国性政策性加分,学校在提档和安排专业时,均予以认可”的原则。
天津大学在云南以多种方式招收考生,除常规提前批和普通批外,还包括国家专项、高校专项、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招生方式。
以2019年为例,天津大学提前批理科在云南录取16人,最低分为651,位次为2000名左右;普通批理科录取19人,分数为655,位次为1700名左右。
我校在提前批理科设置的专业均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,入校后所有政策均和本科一批理科考生相同,相当于额外为钟情天津大学的考生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!
复习与报考建议
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,希望考生能够抓住机会化为优势,调整学习计划,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剩余时间有侧重的进行复习;珍惜时间,用更多的时间查漏补缺,进行重难点突破;调整心态,按照复习计划稳扎稳打、按部就班进行复习。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努力总有回报、坚持就是胜利。
在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环节,建议考生和家长注意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坚持兴趣导向,不盲目跟风。填志愿、选专业时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,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,充分了解专业的内涵,不盲目人云亦云、不随意挤热门专业;二是要着眼未来。关注国家和社会未来产业的发展,主动适应社会需求、服务国家发展,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。三是要保持合理梯度。在操作层面一定要参考往年录取情况,专业志愿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分数梯度,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考生进入所选择的专业,避免被调剂。
另外特别需要提醒考生,需要注意身体条件是否受专业受限,考生可以参考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。
联系方式
咨询电话:022-27405486,招生高峰期将同时开通20部电话同时接受考生咨询。
“天大讲堂”:天津大学在腾讯课堂开通“天大讲堂”,每周末晚上为高三学子及家长分享备考经验、报考技巧,开展专业介绍、专家科普等内容。
微信公众号:天津大学招生办,最新消息将在公众号第一时间推出。
考生可扫码关注:
天大讲堂(可观看视频回放) 天大招办官方微信
天津大学本科生招生网:http://zs.tju.edu.cn;
咨询邮箱:tdzb@tju.edu.cn
基本情况
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,“985工程”、“211工程”首批重点建设大学、首批国家级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高校,首批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”A类高校。学校创建于1895年,前身北洋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,至今已有125年的历史。2017年提出“新工科”建设天大路线图,并面向未来提出“强工”、“厚理”、“振文”、“兴医”的综合发展理念。
天津大学现有75个本科专业,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3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2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学校形成了工科优势明显、理工结合,经、管、文、法、医、教育、艺术、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学科布局。
天津大学汇聚了一大批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教科研精英。其中两院院士14人,“973”首席科学家17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,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9人,中组部“万人计划”入选者51人,国务院参事、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先生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、艺术家都在天大育人授业。
优势学科
在教育部公布的2017年学科评估(第四轮)结果中,天津大学14个一级学科进入A类,工学门类评估结果位居全国第四,彰显了学校的整体优势。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入A+档,再次蝉联全国第1,实现了“四连冠”。
学校在工科的学科优势也得到了国际认可,在ESI国际排名中,学校的工程领域、材料科学领域、化学领域均进入全球前1‰、11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%;QS排名中,学校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300名,11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前500名。
“新工科”建设与新增专业
新工科建设三部曲为“复旦共识”、“天大行动”和“北京指南”,天津大学依托学校工科优势,整合全校资源,作出“天大行动”,提出“天大方案”,全方位规划布局新工科专业建设。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李家俊现任全国新工科建设工作组组长,让新工科建设从理念迈向实践,从中国走向世界。
天津大学始终坚持以国家人才需求为目标,不断优化专业结构,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能力。2018年至2020年共增加14个本科专业,包括智能医学工程、风景园林、海洋科学、人工智能、网络空间安全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、智能制造工程、临床医学、合成生物学、智能感知工程、地理科学等。
其中智能医学与工程、合成生物学为当年国家首个新增专业,人工智能、智能感知工程均为当年国家首批新增专业,7个新增专业与人工智能相关。
人才培养
天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,努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。主动布局人工智能等未来战略必争领域相关专业,与恩智浦、腾讯、华为等企业合作成立新工科试验班,形成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的新模式、新机制。打破专业壁垒,建设跨学科融合、多学院建设、多平台共享的新型专业建设模式,构建新工科教育人才培养共同体。如国家“国际化示范学院”药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新模式;“国家试点学院”精仪学院以“工程科学实验班”为载体探索工程人才培养;成立国际工程师学院引入法国教育资源探索中法联合培养;建立宣怀学院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、主辅修制度的复合培养模式等等。
天津大学“以本为本”,启动“天津大学一流本科教育2030行动计划”,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。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,全面实施本-硕-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;面向新工科专业,加强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级工科院校(机构)的交流与合作,引领世界范围内的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,为天大学子走向国际舞台提供更多“国际凭证”。
天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的方针,国际交流广泛,同47个国家和3个地区的242所院校、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交流关系,开展学生交流、联合培养、教师互访、科研合作等工作,每年都有超20%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,大部分前往欧美顶尖学府和世界高水平大学,如斯坦福,哈佛、剑桥等。
就业深造
天津大学毕业生保送研究生的比例占当年毕业生的21%左右,加考取研究生的数量,有60%以上学生继续深造。
天津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,一直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,一次性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8%以上。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大城市,及青岛、大连等沿海开放城市。学校毕业生到重点地区、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(主要包括国家战略行业、各类大型企业、科研院所、事业单位、党政机关等)就业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%以上。
科研实力
天津大学科研实力雄厚,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;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;国家级精品课程42门;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项;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;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0个;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;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;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;是首批“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”入选学校。
学校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近5年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、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等共20项国家级奖项。共有15个国家级实验室、研究中心与基地,14个教育部实验室与研究中心。首批建设全国仅有7个的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。学校获批8个国家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”,药学院获批“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”。
大类招生情况
天津大学经过几年大类专业的充分试点和培养,2019年以18个本科大类+9个专业进行招生。工科大类(10个工科试验班)主要包括:机械、航空与能源动力类,精仪与光电信息类,智能与计算类,电气信息类,新材料与加工技术类,化工能源与生命医药类,环境与能源工程类,电子科学技术类,土木、水利、海洋与船舶工程类,海洋类;理科大类(3个理科试验班)包括:理科试验班(理化)、理科试验班(药学国际班)、理科试验班(生命科学类);其它5个大类:建筑类、数学类、经济管理试验班、社会科学试验班、人文科学试验班(限文科)。
天津大学2019年以大类招生与特色专业招生相结合的模式,促进专业知识和通识教育的衔接,挖掘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主动性,既是国家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对人才选拔与培养的要求,也是更好的保障学生权益、保障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,有利于从源头保障学生的知情权、选择权、发展权。
天津大学2020年招生方案还在制定中,请各位家长关注云南省招办公布的招生计划,今年预计在6月中旬面向全社会公布。
转专业政策
天津大学充分保障学生的专业选择权。在计划设定和录取阶段进行动态调整,确保考生志愿满足率。2019年录取本科一批理科考生中56%的学生满足第一志愿,84%的学生满足前三志愿,志愿满足率超过96%。
学生共有四次专业调换的机会:第一次是新生入学后,可通过入学考试的选拔,申请进入各类试验班学习;第二次是在大类专业分流时,学校为学生提供确认主修专业的机会;第三、第四次为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申请转专业,转出无门槛,转入有要求,全面拓宽转专业条件。随着录取阶段志愿满足率的逐年提升,转专业政策实施以来每年申请转专业的人数持续下降,转专业成功率一直保持在60%左右。
此外,学校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开放跨学科选修辅修专业,学生完成两个专业的学习即可授予双学士学位。
云南招生情况
在录取政策上,天津大学继续保持“分数优先、遵循志愿,专业之间不设级差。对全国性政策性加分,学校在提档和安排专业时,均予以认可”的原则。
天津大学在云南以多种方式招收考生,除常规提前批和普通批外,还包括国家专项、高校专项、少数民族预科班等招生方式。
以2019年为例,天津大学提前批理科在云南录取16人,最低分为651,位次为2000名左右;普通批理科录取19人,分数为655,位次为1700名左右。
我校在提前批理科设置的专业均为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,入校后所有政策均和本科一批理科考生相同,相当于额外为钟情天津大学的考生增加了一次选择机会!
复习与报考建议
2020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,希望考生能够抓住机会化为优势,调整学习计划,根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剩余时间有侧重的进行复习;珍惜时间,用更多的时间查漏补缺,进行重难点突破;调整心态,按照复习计划稳扎稳打、按部就班进行复习。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,努力总有回报、坚持就是胜利。
在志愿填报和专业选择环节,建议考生和家长注意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坚持兴趣导向,不盲目跟风。填志愿、选专业时要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,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,充分了解专业的内涵,不盲目人云亦云、不随意挤热门专业;二是要着眼未来。关注国家和社会未来产业的发展,主动适应社会需求、服务国家发展,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。三是要保持合理梯度。在操作层面一定要参考往年录取情况,专业志愿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分数梯度,可以最大程度保证考生进入所选择的专业,避免被调剂。
另外特别需要提醒考生,需要注意身体条件是否受专业受限,考生可以参考教育部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》。
联系方式
咨询电话:022-27405486,招生高峰期将同时开通20部电话同时接受考生咨询。
“天大讲堂”:天津大学在腾讯课堂开通“天大讲堂”,每周末晚上为高三学子及家长分享备考经验、报考技巧,开展专业介绍、专家科普等内容。
微信公众号:天津大学招生办,最新消息将在公众号第一时间推出。
考生可扫码关注:
天大讲堂(可观看视频回放) 天大招办官方微信
天津大学本科生招生网:http://zs.tju.edu.cn;
咨询邮箱:tdzb@tju.edu.cn